No grāmatas satura
1.3. rezultāts no 60.
86. lappuse
二、公司提起訴訟追究董事責任公司如欲透過訴訟追究董事責任者,則應由何機關為公司決定?一旦決定,則由誰代表公司提起訴訟?而是否會因被追究責任之董事為現任或已卸任,而使得公司追究董事責任之決定機關與代表機關因此有所不同?茲討論如下。
二、公司提起訴訟追究董事責任公司如欲透過訴訟追究董事責任者,則應由何機關為公司決定?一旦決定,則由誰代表公司提起訴訟?而是否會因被追究責任之董事為現任或已卸任,而使得公司追究董事責任之決定機關與代表機關因此有所不同?茲討論如下。
96. lappuse
本文認為,畢竟現任董事仍為董事會成員之一,為避免董事會內部人事鬥爭嚴重,且易使有控制董事會能力之董事利用訴訟手段,將不配合行事之少數董事以訴訟方式牽制其對公司事務之參與,而造成不利於公司機關之內部監督,因此,居於董事會與被訴董事之間存有利害 ...
本文認為,畢竟現任董事仍為董事會成員之一,為避免董事會內部人事鬥爭嚴重,且易使有控制董事會能力之董事利用訴訟手段,將不配合行事之少數董事以訴訟方式牽制其對公司事務之參與,而造成不利於公司機關之內部監督,因此,居於董事會與被訴董事之間存有利害 ...
103. lappuse
表訴訟的權限,即使在董事卸任後也不能免於依代表訴訟被追究者 90 ,則作為股東代表訴訟前提要件之請求規定,亦應適用在卸任董事,方得使請求訴追卸任董事責任之少數股東權股東於請求無效果後,自行為公司利益擔任原告對卸任董事提起訴訟 91。
表訴訟的權限,即使在董事卸任後也不能免於依代表訴訟被追究者 90 ,則作為股東代表訴訟前提要件之請求規定,亦應適用在卸任董事,方得使請求訴追卸任董事責任之少數股東權股東於請求無效果後,自行為公司利益擔任原告對卸任董事提起訴訟 91。
Lietotāju komentāri - Rakstīt atsauksmi
Ierastajās vietās neesam atraduši nevienu atsauksmi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