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 grāmatas satura
1.3. rezultāts no 45.
39. lappuse
9 0 國代表提議:「非基於船上或機上服務人員的叛變,非法持飛機或船舶時,應視為海盜行為(註 31 )」當時中華民國之提議,並非預見 1958 年日內瓦公海公約簽訂 3 年後的 Santa Maria 事件,而是擔心在中國大陸邊緣,中華民國的船隻或航空機受到旅客的刻機, ...
9 0 國代表提議:「非基於船上或機上服務人員的叛變,非法持飛機或船舶時,應視為海盜行為(註 31 )」當時中華民國之提議,並非預見 1958 年日內瓦公海公約簽訂 3 年後的 Santa Maria 事件,而是擔心在中國大陸邊緣,中華民國的船隻或航空機受到旅客的刻機, ...
118. lappuse
儘管如此,我們檢討海商法及路上運送法規,同樣亦無法供給我們一確實性之決論。 9 第二節航空運送法$ .在法國體制上,雖有民法第 1147 條之規則,但規範運送人責任之法則,為 1928 年在波蘭首府所簽訂之華沙公約,該公約雖科運送人一定之責任,然亦有免責條款( ...
儘管如此,我們檢討海商法及路上運送法規,同樣亦無法供給我們一確實性之決論。 9 第二節航空運送法$ .在法國體制上,雖有民法第 1147 條之規則,但規範運送人責任之法則,為 1928 年在波蘭首府所簽訂之華沙公約,該公約雖科運送人一定之責任,然亦有免責條款( ...
121. lappuse
美國戰艦之所以如此做,係依據 1929 年 5 月 31 日倫敦條約(註 257 )及 1958 年日內瓦公海公約第 21 條(註 258 )及 1910 年布魯塞爾救助公約第 11 條等條約有關海上人命救助之規定。然在航空法上, 1938 年布魯塞爾公約有關在地面上救助空難之統一規定(註 ...
美國戰艦之所以如此做,係依據 1929 年 5 月 31 日倫敦條約(註 257 )及 1958 年日內瓦公海公約第 21 條(註 258 )及 1910 年布魯塞爾救助公約第 11 條等條約有關海上人命救助之規定。然在航空法上, 1938 年布魯塞爾公約有關在地面上救助空難之統一規定(註 ...
Lietotāju komentāri - Rakstīt atsauksmi
Ierastajās vietās neesam atraduši nevienu atsauksmi.